电话:020-66888888
信用修复政策不是信用清理
作者:bet356亚洲版本体育 发布时间:2025-11-06 10:10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近年来,受疫情等不可抗力影响,一些个人负债过多,即使事后全额还款,相关信用记录也持续影响其经济生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日前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透露,为帮助个人加快信用记录修复,同时约束违约信用记录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个人信用救助政策。因疫情拖欠金额低于一定金额并还清贷款的个人,其违约信息不会出现在征信系统中。本方案将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实施会同金融机构完成相关手续后,计划明年初实施。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鹏博认为,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率促进“高效办一件事”的指导意见》重点项目清单中的个人信用政策和信用调整“一件事”,形成了金融相关人员的合力安排。除了单一的信用记录评估之外,以往一旦出现不良信用记录,可能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比如:贷款、求职、租房、旅行等,而这种修复机制对于那些没有恶意失信并积极纠正的人来说,提供了一个机会,避免因为错误而长期受到限制。”招商联合会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良好的信用是现代社会公民享受金融服务的基础。鼓励他们清偿超额债务,有利于银行收回超额贷款,提高财产质量,进一步促进客户发展,通过让以前的违约者“重新回到合格的信用”,以潜在增长的方式促进客户的发展。诚实和企业家精神,这将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良性循环产生积极作用。调整后的违约信息,不仅有助于受影响者重建信用,恢复金融服务,打破短期信用。长期的困境,信用体系的底线是通过小额和支付的明确界限来维持的。 必须强调的是,人民提出的信用修复政策。所谓中国银行并没有洗信用。业内人士提醒我们,信用修复并不一定意味着消除不良记录。这是一个有条件的、程序性的、有时间限制的过程。它通常要求贷款人偿还所有未偿还的贷款和垫款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还必须通过积极申请、参加信用培训、做出信用承诺来证明自己的诚信。当今社会,打着“信用报告逾期没什么大不了,修好信用报告,重获新生”旗号的“信用修复”服务本质上是诈骗,其真实目的是骗取相关费用、窃取个人信息等。健康的诚信体系不仅应具有“失信惩罚”的刚性,还应具有“因信改革而受益”的灵活性。董希淼表示,从“惩罚性信用”转向“惩罚性信用与修复并重”esus在信用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理念的发展中。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和救助那些没有恶意失信的群体,比如受疫情、原发病、疏忽等影响而暂时失业而超负荷的群体。因此,道德风险的防范一定要做好,和解的门槛、条件和评估流程也必须精准严格,防止有人利用和解机制搞“假想”失信,即故意违约再和解。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苟明阳) (编辑:胡峰)
电话
020-66888888